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本网讯 4月26日上午,学校在行政楼505会议室召开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下简称“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献龙,黄石市政协副主席吴金文,黄石市科技局局长严吉庆,校党委书记李宏、校长雷儒金、副校长胡艳军出席会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校党政办、科发院、发规与学科处、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生命科学学院班子成员,实验室业务骨干和教师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雷儒金主持,李宏致欢迎辞。李宏代表学校对张献龙院士、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2025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更是学校的“申博攻坚年”。学校党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在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为科研人员营造潜心钻研、勇攀高峰的良好环境。
胡艳军宣读了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聘任文件,李宏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献龙院士颁发聘书,张献龙院士为全体委员颁发聘书。
吴金文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他指出: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实验室建设,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做好保障,共同推动黄石市乃至湖北省在食用野生植物研究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阶段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国红教授主持,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胡远亮作的年度工作汇报和实验室四位青年教师的学术报告。胡远亮汇报了实验室研究成果及学术水平、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情况。陈珍、刘致浩、耿鑫鑫、刘细霞四位青年教师分别以“葛仙米基因组特性及生境适应机制”、“甘蓝型油菜粒重性状基因发掘及调控机理研究”、“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农产品中危害因子监测与风险评估研究”进行学术报告。
会议第三阶段由张献龙院士主持,与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分别从实验室的定位、特色材料的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硬件条件投入、管理体系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张献龙院士在总结时提出几点建议:学校要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实验室需要建立开放、合作、交叉的机制,寻求校内、外交叉合作;尽快确定2-3种特色食用野生植物材料,围绕其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坚持校企融合、校村融合,围绕产业需求、企业需求、民生需求,开展科学研究。雷儒金指出:实验室应该认真梳理专家意见,学校将在人才、资金、硬件保障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同时,会议还审议了2025年实验室开放课题、建设发展咨询意见书和会议纪要。
第四阶段会议于4月26日下午在学校教育大楼报告厅举行,由胡远亮主持,华中农业大学梅之南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郭兆将研究员分别以“时珍故里,十大楚药”、“超级害虫烟粉虱多食性奥秘”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两位教授与现场师生展开讨论,会场交流气氛热烈,思想碰撞激烈。参会师生一致认为,两位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新颖、视角独特、收益匪浅。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明确了方向。未来,实验室将重点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深化食用野生植物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质量迈上新台阶。(通讯员 刘细霞)
上一篇: 校村携手绘春景情暖田间助振兴
下一篇: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联席会部署五月重点工作